《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发布时间:
2020-11-2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
中医方剂学著作,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中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本书是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以及从事中药炮制、制剂、调剂研究工作的必读书籍之一,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中药学、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作品名称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阐述内容 |
中医中药方剂 |
作者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
地位 |
古代医学经典 |
外文名 |
Welfare Pharmacy |
卷数 |
10卷 |
类别 |
中医学 |
所属 |
中医 |
概述: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十全大补汤、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八正散等。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有的刊本在书末附有陈师文等撰《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为本草提要性质的著作)和许洪撰《用药总论指南》(为药物总论性质的著作)各3卷。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25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目录
卷之一 治诸风附脚气
卷之二 治伤寒附中暑
卷之三 治一切气附脾胃积聚
卷之四 治痰饮附咳嗽
卷之五 治诸虚附骨蒸
治诸虚(附骨蒸)
腽肭脐丸
菟丝子丸
金钗石斛丸
何首乌丸
石南丸
八味丸
黄丸
茴香丸
五补丸
四神丹
......
卷之六 治积热
治积热
紫雪
红雪通中散
凉膈散
洗心散
龙脑饮子
妙香丸
龙脑鸡苏丸
牛黄凉膈丸
抱龙丸
甘露丸
......
卷之七 治眼目疾 治咽喉啮
卷之八 治杂病 治疮肿伤折
卷之九 治妇人诸疾附产图
卷之十 治小儿诸疾附诸汤诸香
附:指南总论三卷
方剂索引
参考资料:
[1]太平惠民合剂局(宋).《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2]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9月